【特派记者 林嘉伟】在张江人工智能岛的指挥中心,大屏实时显示着长三角区域数据流动热力图;而在200公里外的苏州工业园区,上海算法团队正在为当地制造业企业调试数字孪生系统——这样的协同场景已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的日常。最新数据显示,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已突破18万亿元,占全国28%,其中上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.2万亿元,年增速保持15%以上。
上篇:基础设施互联
1. 数字新基建:
- 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
- 5G基站密度达每万人25个
- 跨省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
2. 数据要素流通:
- 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
上海龙凤阿拉后花园 - 跨境数据流动试点
- 区块链存证互认机制
中篇:产业生态协同
1. 产业链分工:
- 上海侧重算法和芯片设计
- 苏州聚焦智能制造
- 杭州深耕电子商务
- 合肥主攻量子信息
上海龙凤论坛爱宝贝419 2. 创新共同体:
- 联合实验室87家
- 技术交易额年增35%
- 人才流动率提升至18%
下篇:治理一体化
1. 政务服务:
- "一网通办"覆盖三省一市
上海品茶论坛 - 电子证照互认事项达156项
- 跨区域市场监管协作
2. 民生共享:
- 医保结算互联互通
- 数字文旅一卡通
- 智慧交通协同调度
【未来展望】
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指出:"长三角正在构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"。随着《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》深入实施,这片占全国4%国土面积的土地,将持续输出数字化转型的"中国方案"。(全文约3980字)